“忽然一阵秋风凉,腹泻小儿排成行”
就是这让人浑身清爽的秋天,却又有一种流行病在伤害宝宝。
我们把这种病称为‘秋季腹泻’。其实它的大名叫‘轮状病毒性肠炎’。
当然,诺如病毒等也会来凑热闹,症状也差不太多。
呕吐、低热、蛋花汤样便。
那么,问题来了。宝宝腹泻了,妈妈该怎么办呢?
输什么是秋季腹泻?
什么是秋季腹泻?顾名思义,发生在秋冬季的腹泻病。孩子感冒后,常常出现拉肚子,大便像水或蛋花汤一样,大多没有特殊的腥臭味,每天可达十几次。
罪魁祸首是轮状病毒,这种病毒在小宝宝体内一般有1至3天的潜伏期。
发病时,大多数孩子会出现一些类似感冒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,比如流鼻涕、发热等。
其中一些孩子还伴有呕吐症状。这些症状出现后的12小时至24小时之内,孩子就会开始不断腹泻,一天会拉稀七八次甚至十多次,大便像水或蛋花汤一样,大多没有特殊的腥臭味。
此时若不及时送医,或者当成感冒或消化不良等疾病治疗,就会延误病情。许多孩子连续腹泻半天后,就会出现脱水症状,这是十分危险的。
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,是秋季腹泻的流行季节,其中10~12月是流行的高峰期。
不同年龄段病情不同
秋季腹泻的易感人群为多以6个月~3岁的婴幼儿为主,营养不良、佝偻病、贫血和体弱多病的婴幼儿更容易患病,而且病情严重,病程较长。
小于6个月的小婴儿,由于体内有母亲的抗体保护,不易患秋季腹泻,母乳喂养的小婴儿,更少得秋季腹泻。
3岁以上的儿童,消化道功能和免疫系统逐步完善成熟,也很少患秋季腹泻,即使患病,病情也会轻很多,病程短。
成人也会感染秋季腹泻,但症状与儿童的症状相似,但病情轻,病程短,一般2~3天即可痊愈。
秋季腹泻的主要特征
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秋季腹泻的主要特征:先吐后泻,伴发烧,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,病程有自限性,即使用药也不能显著改变病程,症状表现为:
①起病急,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,如咳嗽、鼻塞、流涕,半数患儿还会发热(常见于病程初期),一般为低热,很少高热;
②大便次数增多,每日10次左右,大于3次就应考虑秋季腹泻,大便呈白色、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,带少许粘液或脓血,无腥臭味;
③半数患儿会出现呕吐。呕吐症状多数发生在病程的初期,一般不超过3天。
④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,如口渴明显,尿量减少,烦躁不安;
⑤病程有自限性,病程一般5-7天,营养不良、佝偻病和体弱多病者,腹泻的时间可能更长。
最后在腹泻时一定不能禁食,相反要鼓励孩子多进食,可小量多餐,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,只有在一种情况下需要禁食,就是当孩子频繁呕吐时需要禁食,同时需要到医院吊针补液。
以流质和半流质为主,米汤、粥为主,腹泻患儿可选去乳糖的腹泻奶粉,炖苹果可以止泻。炖苹果还有丰富的鞣酸蛋白,有吸附作用,可以止泻。
饮食方面
炒米汤:将普通大米洗净,凉干,用大锅炒至金黄色,加水煮粥,给孩子喝粥水。也有止泻作用。
①葱头饮料:葱头水不太好喝,众所周知,葱头有杀菌,消炎作用。葱头饮料制法:把半个葱头切成小块,加250毫升牛奶,略煮片刻,加适量蜂蜜。最好在睡前饮。
②姜蛋疗法:取50克生姜加水煮沸,放入鸭蛋2个,搅匀,再加白酒20毫升,盐少许,煎煮5分钟即可,吃蛋喝汤后盖被休息,对秋季感冒、腹泻的防治效果极佳。
③姜糖水:先用红糖加适量水,煮沸后加生姜,10分钟后趁热喝下,可暖胃。
做好预防很重要
那么怎样预防呢?又有哪些措施呢?
1.注意卫生妈妈每次给宝宝换尿布后、喂奶前、冲奶前、给宝宝喂饭前都要洗手。母乳喂养的婴儿,妈妈在喂奶前,应将乳房擦洗干净。人工喂养的婴儿,要特别注意奶具的消毒且不要吃变质的奶。
2.添加辅食有讲究秋季添加辅食时,一定要注意先从少量开始,在花样上每次只能增加一种,以使宝宝的消化道有个适应的过程。
另外,添加辅食时应从半流食开始,逐步过渡到固体食物,过早地加固体食物,易导致腹泻。
给婴儿制作辅食时应选用新鲜的食物,现吃现做,不要给婴儿吃剩食。成人、孩子在接触食物之前都要洗净双手。
3.餐具、炊具用前消毒给宝宝(尤其是6个月以前的宝宝)做辅食的餐具(菜板、刀叉、过滤纱布或漏网、榨汁机、各种容器等)用后晾干,用前清洗、消毒。
4.讲究食物放置冰箱内放置的食物必须煮沸后食用,更换一个干净的容器放置。在常温下放置的剩奶,不能超过4个小时。容器再使用时,一定要煮沸后再使用。
5.保持空气新鲜切莫因为天气转冷,怕宝宝受凉而紧闭门窗。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,能够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。
6.不要嚼饭给宝宝吃千万不要给宝宝嚼饭,这可能导致婴儿腹泻。有的妈妈怕烫着孩子,喜欢用舌尖舔一舔,试试温度,这是不好的习惯。
还有的妈妈喜欢啄一下奶嘴,尝一尝奶的温度,这更不好。成人口腔内的正常细菌对宝宝来说可能就是致病菌。
7.不要接触其他腹泻宝宝少带宝宝到病儿集中的医务场所,少去公共场所,尽量不接触患有腹泻的宝宝。
8.主动防疫:必要时,父母可以让孩子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,以防该病的发生。